又到了春運,作為地球上最大規(guī)模的人口遷移,無數人提心吊膽,只為了搶一張返鄉(xiāng)的票。為什么這1億多人要背井離鄉(xiāng)?
為了食物。一二線城市,聚集了最好的教育、醫(yī)療,最牛逼的機構和企業(yè)。有更廣的就業(yè)機會,更過硬的基礎設施和政策偏向。三四五六線城市,根本沒有和它們抗衡的本錢。
互聯網時代,18線城市總有種「我和北上廣同步的錯覺」。可惜,城市差距不是因為信息,而是由生存環(huán)境決定的。不是給山區(qū)的孩子接上網,就可以解決貧窮、縮小差異的。
物質差異縮小了,知識和眼界的鴻溝卻在拉大。一二線城市極度依賴的網絡,小城市的人用來看看新聞,斗斗地主。大城市的高速發(fā)展,常常會榨干小城市,會吸走資源、人才和有錢人的錢,未來四五線的房地產必然過剩。
一二線城市不僅集中了大部分的社會精英,他們最具話語權,圈錢(招商引資)、圈人(引進人才)、圈地(建城擴城)、圈政策(城市定位)、圈都市圈(區(qū)域資源整合)。
從經濟體量和整體前景來講,一二線和非一二線城市,在未來會越來越像兩個國家。
越來越多的人在逃離家鄉(xiāng),即使知道在大城市里領著暫住證,住著出租房。是他們愿意離鄉(xiāng)背井嗎?不,是面對低劣的生存質量沒得選。為了孩子,為了更好的生活,我們成了大城市的“人質”。
出軌的越來越多了,離婚率越來越高了,婚姻幸福感越來越低了,愿意結婚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。為什么我們的婚姻變得這么脆弱?
曾經,傳統(tǒng)婚姻模式是經濟和生育的共同體,加上「好人不離婚,離婚沒好人」大雜院式的群眾監(jiān)督,穩(wěn)定著婚姻。而現在離婚成本變低了,媒體強調自由與愛情,多過責任與家庭。
地域流動和職業(yè)流動的增加,讓夫妻相處時間變少了,共同話題也少了。不玩手機,好好談談心都變得很奢侈,夫妻相看無言,陷入了「失語」的狀態(tài)。
網絡的開放,多了更多的選擇和誘惑,讓人和人越來越近,人心和人心越來越遠了。
高房價和高育兒成本,讓更多的年輕人摸清家底再來談感覺,尋找不需要奮斗就可以享受生活的另一半。經濟上的算計和功利主義,讓婚姻容易出現信任危機。誰也說不好,開始就「同甘」的人,是否能「共苦」。
現在的姑娘自己掙面包錢了,她們對男人只有一個要求:給我愛情。而傳統(tǒng)的中國婚姻,守寡式的婚姻、喪偶式的育兒,明明是夫妻兩個人的事情,卻常常需要妻子一個人承擔,讓本就缺乏安全感的婚姻更加脆弱。
一旦家里有了寶寶,所有人的稱呼就都變了,老公變成了孩兒他爸,老婆變成了孩兒他媽。就這樣,中國家庭所有的關系,都在強調以孩子為中心。 什么時候都給孩子特殊照顧,什么好東西都給孩子留著,這樣的孩子習慣了高高在上和自我中心,長大啃老也再正常不過了。靠自我犧牲和無私奉獻的父母,常常換來的是無休止的依賴和索取。 保姆式的中國家長,為了養(yǎng)孩子犧牲了自己的生活和職業(yè)生涯,而孩子大多是被動地接受了父母的付出,從此戴上了愛的枷鎖。父母一邊說要獨立,一邊毫無邊界感,包辦一切。 我們愛我們的孩子,他們愛我們嗎?愛是相互的,不是一方單獨、無私付出的。20年前的嚴父慈母模式已經out了,現在的孩子更需要朋友式的父母。 父母之愛子,則為之計深遠。孩子會越變越強,而我們會越來越老。我們今天給他們的滿足,未必能夠擔保他們明天的無缺。所以不要過分保護孩子,而是要幫助他成長。 有人說,我們注定是孝順父母的最后一代,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。未來的年輕人會走的更遠,不管我們感情上能不能接受,我們的最終歸宿,還得是社會養(yǎng)老。
今天的中國,正在從“熟人社會”變成“陌生人社會”,點頭之交變成了點贊之交,親友關系變成了利用關系。多少人打著親戚朋友的名義,占你的便宜。最終,人和人總是越來越遠的。 時代正在悄然改變,大家族正在分離成一個個獨立、分散的小家庭。傳統(tǒng)的中國家庭是縱向的“孩子-父母-妻”的價值排序,而現在的家庭結構中,夫妻才是核心,你們都是外人。 少子化和人口老齡化加速,對這一點,我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做好準備,因為我們將是迎接風浪的第一代。只有提前占位、提前動手才能保住自己的利益。
在美國一個農場里,一群火雞過著幸福的生活: 農場里雖然談不上空氣清新、綠草如茵,雖然也有各種小煩惱,但火雞們每天都能吃得飽飽的,午飯后還能曬著太陽打個小盹,晚飯后還能散散步啥的,總體來說,幸福指數相當高。 時間久了,火雞們以為生活就應該是這個樣子??伤鼈冊趺匆膊粫氲剑@一切在某一天會戛然而止,那就是圣誕節(jié),因為這天火雞們就要被端上餐桌了。 這個故事很殘酷,在圣誕節(jié)給大家講這個故事,確實有點殘忍,不過我們中的很多人,工作上的處境,和這些火雞們又是何其相似?! 雖然我們工作中也有各種各樣的煩惱,但我們現在還有工作,收入還能維持生活! 你有沒有想過,如果有一天,你一直從事的整個職業(yè)都消失了,你將面臨永久性失業(yè),你該怎么辦? 可能有人會說,錢哥你今天吃錯藥了吧?說的越來越不著邊際了。 還真不是哥杞人憂天! 再看一個故事。 A自小成績優(yōu)異,辛苦寒窗苦讀23年,終于獲得名校博士學位。 畢業(yè)后,又經過一番“廝殺”,A終于在某高校謀得助教職位,主要工作是解答畢業(yè)生有關畢業(yè)論文的各種問題。 為了能早日升職加薪,A工作特別賣力,即使周末也不例外。 可即使這樣,他也面臨著失業(yè)!因為學校來了個B! B在5個月內,就解答了學生的上萬份咨詢,最厲害的是,他能在幾分鐘之內給出細致準確的回復,而且可以24小時不休息! 像B這樣的工作量、工作速度和精確度,完勝10個A! 有不少學生都表示要提名B為杰出助教。可他們不知道的是,其實B是個機器人。 別以為這只是一個故事! 今年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用一個機器人擔任助教,為學生授課5個月,結果竟然沒有一個人發(fā)現,他們準備提名優(yōu)秀助教的,其實是個機器人!??!
但今年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,以4:1的成績戰(zhàn)勝擁有14個世界圍棋冠軍頭銜的圍棋大師李世石; 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試驗成功; IBM智能機器人Watson成功幫助醫(yī)生解決醫(yī)療難題,成功輔助設計師給李宇春設計出了廣受贊賞的裙子…… 這一系列事情都在警醒我們:不管你愿不愿意相信,科幻大片上的場景不再遙不可及,這個時代正在發(fā)生改變,人工智能時代正在到來。 而你我,在有生之年,都將無法逃過這個驚天大變革。 別以為這些都發(fā)生在國外,離我們還很遙遠,今年昆山富士康,已經用4萬多臺機器人,代替了6萬名工人! 不僅僅是流水線工人,就連哥也將面臨失業(yè)! 前不久,媒體曝出國內某大型網站將逐漸撤除內容部門,不再設編輯崗位! 雖然事后證實這是一條假消息,但包括哥在內的很多編輯都相信,這一天并不遙遠。
一直以來,很多人都覺得機器人代替常人工作,都只存在于科幻小說或科幻電影中。
因為機器人寫新聞早已不新鮮,去年騰訊開發(fā)的機器人Dreamwriter,就已能在新聞發(fā)生后1分鐘內,寫出財經新聞稿及解讀文章,并發(fā)送給用戶。 不僅記者,現在就連初級醫(yī)生、律師、法官等,都已經出現了機器人。 未來或許真如有些機構預測的那樣,2025年全球四分之一的工作將被智能軟件系統(tǒng)或者機器人所代替。 是,科技進步、人工智能,在消滅一些職業(yè)的同時,也將促使一批新的職業(yè)誕生;將使人類更好地擺脫那些機械的繁重勞作,把人類解放出來,從事更有創(chuàng)意、更有價值的工作。 但如果你據此認為,人工智能將對你我每個個體百利而無一害的話,那就圖樣圖森破了。 如果個體不能跟上時代趨勢,搭載上時代快車的話,時代的大幸,往往就是個體的悲??! 你的職業(yè)、一直從事的工作消失后,你的所學毫無用處后,雖然有很多新的工作機會產生,可是你能勝任嗎? 難道真的只能像《北京折疊》那樣,成為第三階層的人,在人工智能和社會分層面前,變得毫無價值,只能依賴政府的憐憫和責任存活?! 哥上大學時,Flash還是一款吊炸天、牛逼哄哄的軟件,只要看網絡視頻都要用到它。 當時哥大學社團里認識的一位師兄,Flash軟件用得很熟,找工作那叫一個吃香啊,當年在學校都是風云人物。 可現在,10年不到,Flash就沒落了,連其擁有者Adobe公司都宣布放棄Flash這個名字,重新定位軟件。 而之前花了好幾年,好不容易鉆研成Flash專家的師兄,所學所長突然就沒需求了。前段時間聽說,現在師兄收入大幅縮水,正面臨著技術性失業(yè)。 別以為哥危言聳聽,時代變化實在是太快了。
怎樣才能確保自己在這個巨大的時代變革中,成為得益者,至少是幸存者,而非受害者? 哥覺得首先,你需要弄明白,人工智能的到來,哪些職業(yè)將會被代替或消失,而哪些職業(yè)卻不會。 因為只有這樣,才能知道自己努力的目標和方向,才能知道自己該如何努力。 要理解這一點,我們就要先明白人工智能最擅長做什么樣的工作。 無論是Alphago還是Waston,它們更多的是依賴大數據及大量的歷史資料和文獻。 也就是說,短時間內,機械式、重復性、自動化成分比較高,不需要太多思考或創(chuàng)意,有明確“方法論”或“對錯”的工作,更容易被取代。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專家都預測,出租車司機、流水線工人、收銀員、餐廳服務員、清潔工,甚至初級記者、會計師、律師和醫(yī)生等,都將被機器人替代的原因。 相反,那些需要人發(fā)揮創(chuàng)意,創(chuàng)造性地解決問題;需要與人打交道,理解他人,說服或者幫助他人,有共情性;需要與人溝通、協調問題,減少分歧,提高人的體驗的工作;或者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工作,短期內不太容易被取代。 因為,只要人類不消失,與人打交道,滿足人類各種心理需求的工作就不會消失。 所以哈,如果你現在日復一日從事的都是程式化、機械式,或者不需要太多思考的工作,那你就要好好考慮考慮未來了。 未來,你我中的任何一個人,都有可能會面臨技術性失業(yè)。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了,我們該怎么辦? 俗話說得好:“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的?!比魏螘r候,在巨變來臨之前能未雨綢繆的人,最終都混得不會差。
不想被時代遺棄,就要把握住人工智能的大趨勢,并利用好它。 首先,要判斷自己從事的行業(yè)是不是順應時代趨勢,如果不是,能不能進入趨勢性行業(yè)中,有哪些新的趨勢行業(yè)是自己可以把握的。 其次,如果自己所從事的是逆勢的行業(yè),也不能預測新的趨勢,那就想辦法培養(yǎng)自己的核心競爭力,讓自己無法被機器取代。 要做到這一點,一要堅持持續(xù)學習。 因為只有不斷學習,才能不被時代拋棄。 沒有二代的命,持續(xù)學習才是我們最大的競爭力。 更何況,在巨變的時代里,所有人都將是菜鳥,這個時候,你多學、早學,就更容易脫穎而出。 二要多思考,把握新時代彎道超車的機會。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機遇,在陸地上,兔子不打盹,烏龜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跑贏兔子,可是如果在水里呢? 抓住新的機遇,把握住趨勢,站在巨浪之巔,才能既不被大浪沖垮,又能沖到時代的前列。 最后,要立足現在,長遠規(guī)劃。 哥建議你仍舊把主要精力放在現在,利用業(yè)余時間不斷學習進步,尋找在未來自己能不被機器取代、更好地與機器合作的技能。 畢竟,只有把當下的工作,當下的事情做到極致,才有可能談未來,才有可能有未來!
記住,未來“凡是在工廠能造出來的東西,身價不會與日俱增。凡是在工廠造不出來的東西,身價都會日新月異”!
![]() |
![]() |
Copyright © 2008-2013 www.ingoma-telecom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丘邀伴旅游 版權所有
郵編:476000 [豫ICP備12024955號] 統(tǒng)一社會信用代碼:9141140277085650XB 旅游許可證號:L-HEN14022 經營范圍:旅游業(yè)務及互聯網銷售 投訴電話:0370-3289679 |